伤寒论
“项背强几几”,怎么读?怎么解?
“项背强⼏⼏”,怎么读?怎么解?今⽇读⼀篇⽂章,鄄城县同源中医诊所的姜信乾写的《双声叠韵在《伤寒论》中的意蕴》(《健康报》 2014/1/22),对“强⼏⼏”的读法、释义进⾏了探讨。31条:太阳病,项背⼏⼏,⽆汗恶风。14条: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匮要略·痉湿暍病》:太阳病,其证备,⾝体强,⼏⼏然。历代诸多名家都对此进⾏解释,智者见智,莫衷⼀是:成⽆⼰读“殊殊”,程应旄认为“⼏⼏”...
中华名老中医陈瑞春的伤寒之路-九牧林医家-搜狐博客
中华名老中医陈瑞春的伤寒之路-九牧林医家-搜狐博客 九牧林医家导读:2008年3月7日是名老中医陈瑞春逝世四周年忌日。为缅怀中华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陈瑞春先生,同时追忆其艰辛跋涉的“伤寒之路”。 陈瑞春作为中华名医,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研究“伤寒”事业。 陈瑞春从事《伤寒论》教学、临床、科研工...
炙甘草伤寒论药量换算和煎煮方法
炙甘草伤寒论药量换算和煎煮方法(内容选摘:第一:汉代的一两折今为15.625克,一升折今为200毫升。笔者用炙甘草汤的用量是:炙甘草60克,生姜45克,党参30克,生地60克,桂枝30克,阿胶30克,麦冬45克,火麻仁30克,大枣30枚。第二:用太子参代替阿胶。第三:笔者用炙甘草汤的煎服法是:取水1500毫升,文火慢煎,至诸药快要煎好时,加入白酒20~40毫升或丹参酒20毫升,再共煎30分钟后取...
中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常用中药方剂歌诀
中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常⽤中药⽅剂歌诀中医医院急诊科常⽤中药⽅剂⽬录1.⼀贯煎(《续名医类案》) ⼀贯煎中⽣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阴虚胁痛此⽅良。2.⼆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 ⼆陈汤⽤半夏陈,苓草梅姜⼀并存;利⽓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珍。3.⼆妙散(《丹溪⼼法》)⼆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膝添;痿痹⾜疾堪多服,湿热得消病⾃蠲。4.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九味羌活⽤防风,...
根据中医经典等级考试《伤寒论》必背要点
根据中医经典等级考试《伤寒论》必背要点一、《伤寒论》的作者和著作背景-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一部中医经典。- 张仲景是杰出的中医学家,被尊称为中医药学的祖师。- 《伤寒论》被誉为中医诊疗学的宝典,是中医临床中必备的重要参考资料。二、《伤寒论》的内容概述- 《伤寒论》是一部详尽阐述伤寒病理、病机和方法的著作。- 该书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包含了分科解读、治法要点以及药物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伤寒论全部方剂
伤寒论全部方剂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本重要医学经典,它是以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系统总结了伤寒病的病机、诊断及方针,并提出了一系列经方。这些方剂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对于伤寒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伤寒论中的全部方剂的简要介绍。1. [银翘散]银翘散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之一,由银翘、连翘、薄荷、桔梗等草药组成。适用于辛温表解、清热解暑的病情,主要用于温病初起...
《郝万山讲伤寒论》完整文字版
《郝万山讲伤寒论》完整文字版郝万山讲《伤寒论》全文文字版《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经典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经典之首。其中详细记录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方法。本文将以郝万山的讲解为基础,全文文字版呈现《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由四篇组成,分别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风痹论》和《杂证论》。其中,《伤寒论》是最早成书的一篇,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篇,被誉为中医的经典之一。《伤...
《伤寒论》之张仲景原序
张仲景的经典故事《伤寒论》之张仲景原序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 小引:古人之经典,序通常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表达了作者写作此书的宗旨,有的佛经,甚至只要能把序言看明白,理解整本书也就八九不离十了。《伤寒论》的序也是如此,不仅有书名的解释,写作的目的,而且提出作为一个医者所应有的态度。此序绝不能粗略读过,而是需要我们熟记一生。今后,我们还将推出《伤寒论》的翻译,敬请关注。 余每览越人(扁鹊)...
《伤寒论》中的病脉证治:临床应用的传统智慧与现代发展
《伤寒论》中的病脉证治:临床应用的传统智慧与现代发展《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经典著作,作者张仲景以其对伤寒病的独特见解和方法而名垂青史。该书记载了多种疾病,并系统地介绍了其症状、脉象、辨证及原则。其中,病脉证治是《伤寒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了疾病诊断和过程中全面、细致的分析和判断。本文将探讨《伤寒论》中病脉证治的体系、临床应用实例、不同类型伤寒的辨证施治、古今结合与现代发展,...
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的经典故事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导读:《伤寒杂病论》是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
中医流派--伤寒学派
男医 萧九中医流派--伤寒学派在中医学术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过许多著名医家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在中医各家学说领域里,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该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其学术研究历千余年而不衰,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
伤寒名家:宋前八家与明清三派
伤寒名家:宋前八家与明清三派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把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从而确立了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当时名医华佗就曾赞誉:“此真活人书也”。由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该书曾一度散佚,未能广泛流传。直到晋太医令王叔和通...
迈入中医之门第31篇:《伤寒杂病论》成书及艰难流传史
迈入中医之门第31篇:《伤寒杂病论》成书及艰难流传史作者:同人,原文首发“四圣弘医”。后三期发文预告:六经辨证与太阳系统、太阳病简介、太阳病纲要1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发散文系列,周四发”健康娣送“系列(谭亚娣授权文章)。幼儿园教师节送什么礼物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在史书上有记载的大的自然灾害就有二十二起之多,例如旱灾、水...
成姓姓氏源流和历史名人
成姓姓氏源流和历史名人●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发源于今山东宁阳。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文王第五子叔武于郕今山东宁阳东北,建立郕国。其后代以国名郕为姓,后有的去邑为成姓。● 出自姬姓,发源于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周武王将另一个王族叫季戴的,分封在另一个也称为郕邑的地方,即今河南范县濮城一带。季戴也在郕邑建立了郕国,其后代也以国名郕为姓,后改郕为成,形成了成姓的一支。● 出自芈miē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