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文阅读春兴唐 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郊唐 钱起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1) 这两首诗都是写春天,但春的阶段有所不同。第一首诗的阶段是,第二首诗的阶段是。(2)借物抒怀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两首诗中的“风”这个物象,简要分析作者所...
秦观《行香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香子陂怎么读(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4.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本词上阕定点取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B.本词下阙与上阙相似...
雷震《村晚》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陂怎么读注释:①陂(bēi):池塘。②漪(yī):水波。6、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的一字作简要评析。 (2分)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学习诗歌理解内容。2、个性化体会诗歌情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3、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诗。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教学难点:个性化理解诗歌。教学道具:大黑板,大型音箱,每人一份表格,一个...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试题汇编:古诗文阅读(解析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试题精选汇编:古诗文阅读(内含诗歌、文言文试题)一、古代诗歌阅读【题目一】(2021·湖北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临江仙·柳絮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
清明节祭奠烈士的诗歌3篇
清明节祭奠烈士的诗歌3篇清明节祭奠烈士的诗歌1《被逮口占》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祭奠英烈的句子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自上海放舟横太*洋经美洲赴法国中感赋》一样海气晕成冰,天宇沉沉叩不应。缺月因风如欲坠,疏星在水忽生棱。闻歌自愧隅常向,读史微嫌泪易凝。故国未须回首望,小舟深入浪千层。清明节祭奠烈士的诗歌2《纪念》别后*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
送别袁隆平诗歌_悼念袁隆平诗词【10首】
送别袁隆平诗歌_悼念袁隆平诗词【10首】 送别袁隆平诗歌1——以饮水思源,悼念你 文/艳阳天籁 今日。当有米无炊 悼念您。 以饮水,思源 悼念您。 以饥饿, 悼念您。 ...
致敬袁隆平诗歌_悼念袁隆平诗词【10首】
致敬袁隆平诗歌_悼念袁隆平诗词【10首】中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这与袁隆平院士的艰苦努力密不可分。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致敬袁隆平诗歌_悼念袁隆平诗词【10首】,希望大家喜欢。▼目录▼以饮水思源,悼念你向一粒米敬意守望稻穗袁隆平:他让禾苗们挤在一起,还那么强壮祭日袁隆平都叫他袁爷爷稻子熟了含泪送别大明星袁隆平老先生五月的哀思致敬袁隆平诗歌1——以饮...
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主题浅析
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主题浅析古代女子最早是用什么画眉的第一篇: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主题浅析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主题浅析古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诗歌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内容十分丰富,也相当驳杂。中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现在的诗歌教学一般是单篇解读,没有形成系统,不易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题材分类,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篇1按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分为:咏史怀古诗惜别送别诗爱情怨女诗古代女子最早是用什么画眉的思乡怀人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一、咏史怀古诗对咏史怀古...
古代诗歌阅读之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之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2022年全国甲卷,第14、15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
2023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之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
2023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之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2022年全国甲卷,第14、15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
[贵州山歌情歌对唱歌词]《唱山歌》[诗歌]:《唱山歌》[诗歌]
[贵州山歌情歌对唱歌词]《唱山歌》[诗歌]:《唱山歌》[诗歌][贵州山歌情歌对唱歌词]《唱山歌》[诗歌]:《唱山歌》[诗歌] 篇一 : 《唱山歌》[诗歌]:《唱山歌》[诗歌]-作者,《唱山歌》[诗歌]-诗词正文《唱山歌》是宋代王禹偁的一首诗歌之一。只要你乖给你买条街什么歌唱山歌_《唱山歌》[诗歌] -作者游过岭来飞过坡;只因妹的门槛矮,飞过妹门不歇脚。男:妹你生得水灵灵,好比月在海中明;千条竹午捞...
B3探究性学习设计——将进酒
B3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将进酒》活动设计主题与目标:1.了解诗歌内容,出作者在抒发情感时用到的修辞手法,进一步体会修辞手法用典、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情感抒发方面的独特魅力。2.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并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3.通过探究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作者借助酒气,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的情感,体验作者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其愤懑而又极其豪放的情感。...
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含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完成各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________图;第二幅是________图。(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
初二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1[001]
初二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1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这种感情?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送友人(唐...
2023唐山市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2023唐山市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文阅读夜过西湖[宋]陈起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1) 品析第二句中的“惊回”二字。(2)这首诗的题目可否改为“西湖寻诗”?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春晚①书山家屋壁贯休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睛。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注】①春晚,即晚春,此...
以歌为话题的800字作文(精选6篇)
以歌为话题的800字作文(精选6篇)以歌为话题的800字作文(精选6篇)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以歌为话题的800字作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以歌为话题的800字作文1诗歌的眼睛,何其敏锐,何其犀利,何其痴情……诗歌的目光,却总是在茫茫人寰中执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起兴的表现手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起兴的表现手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起兴的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通过抒发黄河水的奔腾流淌,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无穷的力量。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表现手法,就是起兴。 起兴,是指借助对事物的想象和感悟,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新高考全国Ⅰ卷2022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全国Ⅰ卷2022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高考全国Ⅰ卷2022高考语文试题真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高考全国Ⅰ卷2022高考语文试题真题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
幼儿园组织童语同音活动工作总结
幼儿园组织童语同音活动工作总结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幼儿园组织童语同音活动工作总结 篇1 对于家长活动开放活动已经圆满解决,活动中有惊喜,有快乐,又满足肯定也有不足。我们辛辛苦苦的工作在今天得到了展现和证实。活动中我们能看到家长满意,满足的表情,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也非常的信任,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也更好的了解了我们的孩子们,见证了孩子的进步和成长,现把本次开放活动总结如...
吕氏春秋文学常识
吕氏春秋文学常识河南戏剧大全(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1.先秦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 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艺术技巧判断错误和诗人观点态度理解错误是选择题的高频设错点,更加侧重对诗句意思的准确理解,特别是对诗句中关键词的理解是近几年的命题新趋势。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到选项的设误点,仔细分析,认真比对,就可以顺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体是一15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现在丰衣足食,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导入:我的导语是这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7则
范例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做了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
湖南高考试题及答案
湖南高考试题及答案2015湖南高考试题答案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真题试题答案(答案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一、1.B2.A3.D4.C二、5.A6.B7.A8.C9.(1)清洁被污浊的东西,疏通被堵住的地方,补足缺漏的地方。(2)当官不能清白的原因,大概是家里人喜欢奢侈才使得他这样的(3)假如为了子孙而做这件事的,子孙却不能拯救我。三、10.(1)春江花月夜(2)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
初中课文《山居秋暝》优秀教案
初中课文《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是王维的经典篇章,也是初中教课的要点,它通过简单的事情歌唱表达, 表达诗人心里最真切的感情, 让人感觉一种特其他浪漫,下边是初中课文《山居秋暝》,一同来看看这课是怎么进行教课的吧!教课目标1、赏识并领悟近体诗的艺术特。2、品尝诗歌的境界。教课要点、难点1、要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意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教课时数 : 一课时教课步骤:一...
五年级上册语文《山居秋暝》课件【三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山居秋暝》课件【三篇】【篇一】五年级上册语文《山居秋暝》课件1、通过诵读推敲诗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2、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风格特点。3、培养学生探究、质疑、批判的文化精神。教学重难点:1、要求学生掌握“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2、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难点)教学安排:一学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作者简介由英文诗歌《红豆》引出诗...
部编版五年级(上)山居秋暝教案完美版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了解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诵读课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4、对王维思想的了解。 5、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1、鉴赏诗歌。 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三、教法学法: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四、教材分析: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派代...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山居秋暝》(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把题目全部点了出来,山、晚、秋即地点、时间、季节,还点出了题目中没有但对全诗意境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雨”。B.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方面写出了山村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爱。C.尾联用典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