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
高中历史 1.3 第二次战争1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节 第二次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英法发动第二次战争的根本原因。2.了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3.了解第二次战争的过程,识记相关知识点:额尔金、葛罗、叶名琛、柏贵、占领委员会、火烧圆明园。4.掌握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5.理解并掌握第二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6.掌握《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给中国造成的后果。德育目标1....
两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影响:愉的拼音 一、政治方面:中国的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以及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主权开始丧失。中国由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次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封建专制制度开始瓦解;革命任务由原来的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矛盾由原来的 由地主阶级与农...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 两次战争——作业
第16课 两次战争放假2020安排时间表【练概念】1.英国大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________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2.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________,加剧了________腐败,削弱了________,加重了________负担3.________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中国步入近代社会,开始沦为________社会。4.圆明园被烧是在________战争中,...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战争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战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我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A.对华贸易合法化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与...
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两次战争
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两次战争1723年——雍正禁止传教,西学东渐势头衰落,东西科技交流中断乾隆后期———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804年 海地宣布独立;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 &nb...
高中历史学案【两次战争】
高中历史学案【两次战争】【课程标准】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概念解读】1、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强国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和地区,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一种侵略政策。2、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年,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
两次战争的比较
两次战争的比较 第一次战争第二次战争原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必然性)赞美运动员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列强“修约”要求怎么才能让蟑螂消灭完借口:“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买房子过程1840-1842年(英军)英军封锁珠江口;侵占香港岛;三元里人民抗英;英军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鸯...
高中历史考点12 两次战争(解析版)
考点12 两次战争【十年真题】1.(2018·天津高考·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倘查出本船有一两,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nbs...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两次战争
两次战争一、单选题1.战争前后,由于走私和外来商品输人,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如表是该时期白银与制钱兑换数值表,据此可知( )白银与制钱兑换数值表年份1821年1828年1838年1845年1850年公司员工管理一两白银兑换制钱数10001337163820242230A.清朝对外贸易畸形发展 B.清朝财政日益枯竭C.社会...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两次战争(学案)(2)
公司起名大全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两次战争(学案)(2)第16课 两次战争四大民间故事[学习目标]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发展(1)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2)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2...
战争、第二次战争
第一次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战争:第一次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两次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另有相关电影和书籍。基本信息dnf手机令牌日期: 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地点: 中国 。结果: 英国胜利 。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
《两次战争》口诀记忆
邮政银行个人网上银行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高蛋白食物工业革命英国起,资本主义成主流。世界工厂是英国,抢夺市场与原料。美洲非洲抢完后,目标转换来亚洲。侵略中国是必然,市场原料是根源。可惜中国仍闭关,世界形势无所知。封建社会睡大觉,君主专制仍顽固。小农经济是基础,武器落后矛盾深。大连中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推荐好的睫毛膏两次战争正常贸易中国赚,走私来扭转。上瘾危害大,虎门销烟导火线。侵...
(学案)两次战争
两次战争【学习目标】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学习重难点】1.掌握两次战争的背景、结果。2.认识两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3.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学习过程】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发展(1)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后半个多...
第16课两次战争
第16课 两次战争 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展示了战争前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战争的惨烈场景和中国新思想的萌发。战争究竟是怎么爆发的?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由此导入新课。课程标准素养达成路径 认识两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 ...
两次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两次战争【教学目标】1.比较战争前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理解战争爆发以及中国失败的必然性。2.知道战争的过程、结果、签订签约。3.理解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难点: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失败的原因。【知识概览】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课内容主要有三个知识点。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清政府作...
《第16课 两次战争》优秀教学设计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教学案设计班级 姓名油炸花生米的做法 教学内容第16 课主题 两次战争课时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课程标准】认识到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综合练习试卷20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综合练习试卷203包粽子的米泡多久最好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史料分析题 4.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励志短句1. 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三分查理曼帝国,奠定的三个国家的雏形是( )  ...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风云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风云描写豪情壮志的诗句作者:朱习翔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6年第04期 背景说明 初三学生经过一轮复习后,需要的是把历史知识再以专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宏观解读历史的能力。 过程剪辑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二战)大事年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二战)吴秀波 妻子1879 德奥首先缔结“同盟协约”1882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1892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1904 英法签订协约1907 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1908 “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和俄达成秘密协议1912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一次民族解放战争1913 第...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废约外交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废约外交马芸芸[摘要]抗战时废约外交并非完美无缺,了无遗憾,它甚至还带有弱国外交的烙印,但综观整个废约交涉的得失,我们仍不妨说,其成就斐然。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自战争以来长期不懈顽强御侮的历史报偿,而且是世界人民共同反抗暴政的意志在国家关系层面上的必然反映。它不仅属于中国抗日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它还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属于全人类为民主和平而奋斗的人们。[关键词】抗日战争;国...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一 什么是宗藩体制?是指宗主国对其进贡国享有的一项权力,宗主国通常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进贡国的外交权,但进贡国仍有独立的自治权力。较有权的一方为宗主。二 什么是闭关政策?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绪论_近代中国条约体系及条约制度概论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中国好声音曲目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产生、发展高考报考中外不平等条约是西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进行扩,以及传统的中外关系与西近代国际关系冲撞的产物。在它产生之前,清政府对外关系实行的是一种华夷秩序的模式。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居住的地为世界的中央,称为中国或中土。中国历代君主自命为“受命于天”的天子,“统驭万,抚有四海”。所谓“普天之下,莫非土,率土之...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考试总结
一、名词解释(150-200)马噶尔尼访华:清乾隆年间中英两国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是为中英两国首次正式通使。宗藩体制:宗藩体制是东亚地区中国和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间的一种不平等的封建国际系统结构。宗藩体制是通过朝贡、敕封等一系列封建礼仪来维系的。政治上,宗藩体制表现为封建礼仪的不平等,如藩邦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宗主国朝贡称臣,使用天朝皇帝年号纪年,宗主国对藩邦进行敕封等,表现了宗藩之间的上下尊卑的...
致敬北洋政府:近代中国最强硬、最爱国、最宽容的政权!
致敬北洋政府:近代中国最强硬、最爱国、最宽容的政权!谏言策——————————————所谓北洋政府,是指民国初年由袁世凯及其继任者于1912年至1928年建都于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翻开历史教科书,可以发现,对北洋政府的评价,历来都偏低,说它“黑暗”、“反动”、“卖国”的都有。应该说,我们对北洋政府的评价偏低是不正确的。不仅如此,如果尊重客观事实,从全面的而不是个别的方面去考察,还不得不承认:北洋政...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
漂白粉怎么用绪论 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产生、发展盛夏未来插曲中外不平等条约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进行扩,以及传统的中外关系与西方近代国际关系冲撞的产物。在它产生之前,清政府对外关系实行的是一种华夷秩序的模式。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中央,称为中国或中土。中国历代君主自命为“受命于天”的天子,“统驭万方,抚有四海”。所谓“普天之下,莫...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
绪论 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产生、发展中外不平等条约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进行扩张,以及传统的中外关系与西方近代国际关系冲撞的产物。在它产生之前,清政府对外关系实行的是一种华夷秩序的模式。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中央,称为中国或中土。中国历代君主自命为“受命于天”的天子,“统驭万方,抚有四海”。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I)卷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
中俄三百年恩怨关系史
中俄三百年恩怨关系史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梁克敏内容摘要:中俄关系自明末清初以来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中间,有过许多国家利益的冲突,但也有许多和平共处的美好回忆。本文将从这些冲突和和平中来探讨中俄关系的发展,知往鉴今,为今天中俄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益处。关键字:中俄关系 国家利益 冲突 和平共处 恩怨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地缘因素和大国因素决定了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中国与俄...
高中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二战年表整理(重新整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年表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的世界,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全球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背景)。★动荡的根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列强间矛盾的实质?★三对矛盾:法德矛盾(欧洲大陆霸权)、英德矛盾(世界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英:大陆均势政策 ;德:重新刮分世界)最容易导致战争)、俄奥矛盾(巴尔干问题)。P5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德国宰相俾斯...
中国对外关系史
名词解释“五服”制:《尚书·禹贡》记载“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后称之为“五服制”,作为夏朝的一种对外关系体制。《国语·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对其进行解释,甸服为王城以外五百里行田赋之事,再行五百里行封邦建侯为侯服,再向外五百里行安抚之事称绥服,再向外五百里要束以文教称之为要服,荒服则是再向外五百里行羁縻而已。“以夷制夷”:这是清政府在后期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和策略...